首页 > 要闻 > >内容页

“现实题材创作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行业大咖共话中国电视剧创新发展

2023-04-08 23:05:05 来源:济南时报

4月7日,2023青岛影视周中国电视剧创新发展主题交流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中国电视剧重点剧目主创人员及行业头部平台负责人汇聚一堂,从时代背景、主题探索、创作语态等多维度探讨新时代中国电视剧的创新发展与行业未来。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在创作升级、制作升级、审美升级的驱动下,创作语态呈多元化。针对平台自制剧该如何进行内容升级,助力国产电视剧走向精品化,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戴莹以《风吹半夏》《警察荣誉》为例,从平台出品方、制片人角度分享了爆款剧集打造经验,戴莹表示:“电视剧创作一定要重视选题的本体,尊重创作的规律、尊重人物、尊重人物关系,以及尊重在创作规律里面演员选择的准确度和匹配度,只有如此,中国电视剧才能更上一层楼”。


(资料图片)

时间紧、任务重是主题创作的特点之一,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大考》作为一部主题创作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谈及《大考》的创作经验时,爱奇艺副总裁、制片人冯微微表示,“高考这个选题几乎牵动了千家万户,我们做的是如何让它不悬浮、接地气,这个过程我们很痛苦。如果真的谈及秘诀的话,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一定是秘诀之一。”她还提及“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一定不要闭门造车,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要沉入群众中去,只有将浪漫主义情怀与现实主义精神相结合,才能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天马映像影业董事长马珂则站在出品方、制作人的角度上,通过对《三叉戟》内容创作剖析,分享了电视剧创作该如何聚焦精品内容,深耕现实主义,以及警匪类题材的创作经验及安全生产经验,他表示:“垂直与创新共存是电视剧制作理念的关键,电视剧创作应回归本质,那就是‘用心’,无论是选题、剧本,还是制作,用心的东西大家是能看到结果的”。

在题材分流、类型多元的大趋势下,主旋律剧集如何呈现出更加关照现实与平民化叙事的特征,华策影视集团艺术顾问、一级文学编辑张晓东以《我们这十年》《我们的新时代》等剧集为例,分享了主旋律剧集的创作经验,他认为“做剧首先要强调它的导向性,找好选题是拍好一部剧的第一步。”

中国电视剧创作如何用深刻的故事情节和动人的荧屏形象抒写家国情怀、唱响主旋律?著名编剧由甲以电视剧《山河锦绣》为例,讲述了内容创作中的一些巧思与创新,“不管什么赛道、不管什么时候,以情动人,真实的细节是影视剧打动观众的最基本要素,如果人物没有情感以及丰富的历史维度支撑,即使创新也很难打动观众”。

面对融通、流动的大市场环境,剧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留白影视制片人徐泰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为例,分享了网络类型剧创作经验,他认为:“情感剖析的横切面都是真实的,情感是不同年龄层对时代的理解,每个年龄层都有为那个时代斗争的东西,因此,只有顺应时代的正向输出才能够激起观众的一个情绪。”

从《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再到今年播出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狂飙》,留白影视可谓宜古宜今,爆款频出。谈及现实主义题材剧能获得观众的认可时,留白影视制片人秦戈以《狂飙》《我们的新时代·腾飞》等剧集为例,分享了不同类型剧和现实题材原创的经验。

在内容海量、用户分流、媒介融合的趋势之下,如何让内容实现更具穿透力的传播?广州欢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吴盛刚以数据为论据,分享了中国电视剧主流用户在大屏端的数据表现,在数据的解读下,用户画像直观立体,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新黄河记者:薛冬

新黄河见习记者:李睿

编辑:吕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