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CEO王振辉
当初,京东不堪物流行业透露出的种种弊端,才自建京东物流,如今,京东物流已经成为京东手里的一张王牌,同顺丰、“通达系”等共同占据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京东的这一步棋下的确实有一定的风险,风险在于自建物流是一个重资产的业务,需要巨大的投入,而且盈利不可预期,操作不好,整个企业都会受到牵连。
不过,以目前京东物流的发展状况来看,它给整个京东集团所带来的收益却是不可估量的,至少在服务体验上已经有口皆碑。
而这需要的不单是资金上的持续投入,更多的是要谋略在先,棋在一步一步下的同时,还要通观全局,将眼光放远。
10月18日,“智链无界 全球共生”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在北京召开,京东物流与业内龙头、合作伙伴等对物流发展的未来做了长远的规划,推出“GSSC——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战略,并发布了京东物流六大产品体系,其中,个人业务正式上线。
1、谋略之一:个人业务
9月份,京东物流上线个人快递业务,让高品质的物流配送服务从B端开始延伸到C端。目前,北上广三个城市已率先上线该业务,而后向全国扩展。未来,消费者寄送快递又多了一种选择。
在此之前,京东物流在B端做得风生水起,并没有涉及个人业务。而且在目前的物流市场中,以个人业务起家的“通达系”,以及市场定位较为高端的顺丰,几乎占据了个人业务的大部分市场。
此时京东物流推出个人业务,似乎并不会占据什么优势,虽然有京东物流的自营团队,但是如何将现有配送人员在B、C端进行平衡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不过,作为消费服务场景之一的个人快递,想必也是京东物流经过深思熟虑,必然要涉足的一个业务,只是这个业务来的稍微晚一些。
当然,以京东物流这十余年在技术、服务上的积累,其个人业务并不是没有机会,后发先至的例子也不少,只是在业务拓展的步调上需要注意,太快可能会适得其反。
另外,京东物流推出个人业务也并不是偶然,过去十余年,京东从自建物流,到开放给第三方商家,再到个人业务,已然是对国内经济转型期间消费升级下的个性化、多样性的需求进行供应链以及服务场景的全面覆盖。
再到整个物流行业,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京东物流不仅要打通全业态,同时也要在与菜鸟、顺丰的竞技中探索新的方向与模式,才能在整个行业的发展占有一席之地。
2、谋略之二:供应链
就目前来说,个人业务的上线只是京东物流战略的一小步,而在供应链的布局上,也将是京东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正如英国著名的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所说:“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没有供应链,就无从谈竞争。一个实力强劲的公司,必然是要把供应链放在首位的,否则,公司也会步履维艰,更不要谈竞争了。
尤其是在零售企业中,供应链创新已经成为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重构商业价值的关键竞争手段。
而物流是供应链的核心承载点,其商业本质最关心的是成本、效率和体验,回归到供应链上说,就是要对订单预测、采购、生产包括交付的全链条进行优化。
所以,京东物流要对供应链进行掌控,其原因之一也在于此。
不过,就目前整个物流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供应链管理困难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次京东物流发布京东供应链、京东快递、京东冷链、京东快运、京东跨境、京东云仓在内的六大产品体系,最终是要提供一整套的物流供链解决方案。
可见,京东物流已经将供应链视为所有产品当中最核心的部分,未来所有产品都将围绕供应链产品展开。
当然,供应链固然重要,如果只固守自己面前的“一亩三分地”也很难有所发展,所以,在国内赋能合作伙伴的同时,也需要想国际市场扩展。
3、谋略之三:国际市场
2016年开始,圆通、申通、韵达、顺丰的陆续上市,让物流市场变得白热化,物流的增量市场已过,存量市场似乎也被瓜分的所剩无几。
这就需要公司进行更加长远的规划,否则,生存空间的逐渐减少,也会带来发展上的步履维艰。而国内各行业市场的饱和,也促使了各个公司企业的出海计划,如华为、小米、美团等,以及跨境电商的兴起。
以跨境电商为例,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突破7万亿,2018年将达8.8万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12万亿。
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坐等旁观。刘强东曾强调:“把以物流为载体的供应链服务带到全世界。”而京东物流早在三年前就开始了全球智能供应链的布局,进行国际化物流的探索。
而此次京东物流打造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也是对全球化战略的一个延伸。
但是,走出去并不容易。曾经华为在美碰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不亚于国内,加上中美贸易战,使得“出海”风险不断增加。
当然,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京东物流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必然要使出浑身解数,而接下来的GSSC就是其进军国际市场的策略之一。
作为京东物流未来5-10年的发展愿景,GSSC承载着京东的全球化战略。京东物流已在五大洲设立超过110多个海外仓,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大脑WMS5.0海外版系统,缩短了全球商品的“距离”,可以实现48小时中国通达全球、48小时各国本地交付的双向通路网络。
而在商业模式输出上,以GSSC为基础,目前引领全球的时效和服务按照当地的商业环境去运作,京东物流的商业模式都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目前,京东物流在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区落地多项业务。
当然,京东物流能否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纵观京东物流的发展是由内而外分部走的过程,这个由内而外,一层意思是从京东体系中独立出来,从自用到赋能第三方,另外一层是业务的扩展上,进行全业务的覆盖,再有就是从国内到国际的拓展。京东物流此次搭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在供应链产品上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以及在业务上的拓展都将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关键。